与石油和天然气引起人们浓厚的地缘政治兴趣不同,煤炭除了在涉及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大气变暖议题中会被讨论外,在其他地缘政治话题中基本不被重视。
就中长期来看,存量风险缓解,去地产、加股权的趋势并未改变,增量资金将继续入市。盘面上,各板块全面开花,运输设备、送转潜力、建筑节能、运输服务等板块均涨超4%,银行板块受利好刺激大涨3.3%,煤飞色舞行情再现煤炭板块涨2.8%、有色板块涨近3.5%
沿海主要电力集团合计耗煤量一路下滑,日均不足60万吨,而合计电煤库存则冲高回落,日均也走低至1280万吨附近,存煤可用天数于22天上下震荡运行。消费进入淡季,动力煤低位整理为主,走势承压。倒逼行业的生产工艺进行改革升级,生产、环保两不误方是治本。受到环保压力,煤焦走势明显偏弱,走势依旧承压,弱于其他品种。煤焦方面:自元旦起,史上最严环保政策按日计罚且上不封顶,但这仅仅是治标。
周二动力煤期货1509维持420一线走低,焦炭焦煤1509弱势整理。清明小长假期间,秦港煤炭运输整体呈现去库存态势,港存回落至778万吨,较上周五减少了12万吨。由于4月进入雨季并已进入动力煤消费淡季,从4月份掌握的发电数据来看,华东主力电厂计划发电环比3月同口径下跌3.4%。
截止3月27日,CCI1北方港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指数已报收446元/吨。由于2月恰巧春节,3月华东主力电厂发电量环比增加,但较1月降幅为18.9%,比3月初计划电量下降3%,而且区域内江苏、安徽、浙江均低于月初发电计划电量。由于经济疲软,工业用电动力不足,春节后日耗的恢复情况较往年春节后同期下降。目前北方港存在攀升,其中北方六港场存31日为2927万吨,比月初增加了153万吨(增幅5.5%),同期锚地船舶数略有增加,目前66条,比月初增加15条。
本月,华东电力用户整体开工率变化不大,回升乏力。平均发电负荷在51-56%间低位运行,华东主力电厂日耗煤量持续下降,截至月末为45.4万吨/天,环比下降了1.9%,春节后有所回升之后再度下跌,上海、浙江、安徽回落。
3月份,华东气温回暖势头明显,消费进入淡季,发电量同比下降,开工率回升乏力,日耗煤量在春节后见顶回落。虽大秦线检修在即,但由于动力煤市场已进入淡季,煤市处于弱市状态,因此近期存煤大幅增加的可能性不大,将继续在200万吨左右波动。环渤海指数当月累计下跌29元/吨,指数的节节下跌,带动4月煤价继续看跌,加之电厂库存仍较高,观望情绪再度蔓延整个市场当前正处于各大煤炭企业月度和季度价格调整窗口,市场整体观望气氛较重,用户采购积极性普遍较低。
截止月末开工率为79%,累计38台1584.5万千瓦机组检修或调停,比3月上旬仅提升了2个百分点,恢复比较缓慢。截止29日江苏省本月统调发电量同比下降4.4%,用电量也下降了2.45%。环渤海指数当月累计下跌29元/吨,指数的节节下跌,带动4月煤价继续看跌,加之电厂库存仍较高,观望情绪再度蔓延整个市场。随着4月雨季雨水开始增多,南方水电发力将进一步挤压煤炭需求。
截止3月27日,CCI1北方港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指数已报收446元/吨。虽然4月大秦线检修在即,但从目前形势分析,北方港在3月进港量已同比下跌15%,预计检修对市场的积极作用有限,库存或因检修少量消化,最近一段时间港口现货价格还是处于有价无市的局面,报价却在节节走低。
预计4月份日耗仍可能处于较往年更低的水平。目前,华东主力电厂库存1275.7万吨,环比增加0.5%,比3月上旬增加25.1万吨,截至30日上午 ,浙江省主要港口和镇海煤炭交易市场共存煤200.6万吨,与月初相比微增0.4万吨。
3月份,华东气温回暖势头明显,消费进入淡季,发电量同比下降,开工率回升乏力,日耗煤量在春节后见顶回落。由于4月进入雨季并已进入动力煤消费淡季,从4月份掌握的发电数据来看,华东主力电厂计划发电环比3月同口径下跌3.4%。自本月初以来宁波存煤变化幅度不大,基本围绕200万吨上下波动。本月,华东电力用户整体开工率变化不大,回升乏力。虽大秦线检修在即,但由于动力煤市场已进入淡季,煤市处于弱市状态,因此近期存煤大幅增加的可能性不大,将继续在200万吨左右波动。由于2月恰巧春节,3月华东主力电厂发电量环比增加,但较1月降幅为18.9%,比3月初计划电量下降3%,而且区域内江苏、安徽、浙江均低于月初发电计划电量。
目前北方港存在攀升,其中北方六港场存31日为2927万吨,比月初增加了153万吨(增幅5.5%),同期锚地船舶数略有增加,目前66条,比月初增加15条。由于经济疲软,工业用电动力不足,春节后日耗的恢复情况较往年春节后同期下降。
平均发电负荷在51-56%间低位运行,华东主力电厂日耗煤量持续下降,截至月末为45.4万吨/天,环比下降了1.9%,春节后有所回升之后再度下跌,上海、浙江、安徽回落煤炭市场供大于求,可以把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将对市场供应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
其中,煤炭企业存煤6623万吨,同比增长40.9%。前5月,90家大型煤炭企业已经出现了亏损,6月末90家大型煤炭企业应收账款同比增长52.8%。
近日,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吴吟在煤矿综合督察东北片区汇报会上表示,在全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大背景下,要加快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进程,淘汰落后产能,严厉打击煤矿非法建设和超能力生产。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煤炭消费总量约19.7亿吨,同比增长2.8%,比去年同期增幅回落6.6个百分点。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经济增速放缓是煤炭消费低迷的主要原因,由于经济不景气很多企业煤炭消费增幅下降,造成生产远超消费的现象,导致产能过剩。加上煤炭价格走低,很多煤企出现亏损,兼并重组起来也更加容易。
在经济放缓煤炭需求低迷的情况下,市场供大于求,不少煤企亏损严重,大大降低了兼并重组的难度,未来煤企整合有望加速。在煤炭价格持续下降、市场销售低迷的背景下,不少煤炭企业出现了亏损状况。
截至6月末,中国的煤炭库存达2.78亿吨。然而在消费回落的情况下,煤炭产量仍然保持较高的增长,上半年产量达到19.1亿吨,同比增长5.6%,增幅远超消费,供大于求的趋势明显。
与消费增幅放缓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煤炭库存高企。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副秘书长梁敦仕此前表示,煤炭企业销售压力大,主要产煤省和重点煤炭企业煤炭销量下降。
此外,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煤炭消费。重点发电企业存煤9136万吨,同比增长39.5%。现在是推进煤企兼并重组一个非常好的时机,随着国家陆续出台相关鼓励政策,预计未来煤企兼并重组将提速煤炭市场供大于求,可以把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将对市场供应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
其中,煤炭企业存煤6623万吨,同比增长40.9%。现在是推进煤企兼并重组一个非常好的时机,随着国家陆续出台相关鼓励政策,预计未来煤企兼并重组将提速。
在经济放缓煤炭需求低迷的情况下,市场供大于求,不少煤企亏损严重,大大降低了兼并重组的难度,未来煤企整合有望加速。在煤炭价格持续下降、市场销售低迷的背景下,不少煤炭企业出现了亏损状况。
然而在消费回落的情况下,煤炭产量仍然保持较高的增长,上半年产量达到19.1亿吨,同比增长5.6%,增幅远超消费,供大于求的趋势明显。前5月,90家大型煤炭企业已经出现了亏损,6月末90家大型煤炭企业应收账款同比增长52.8%。
本文由宜嗔宜喜网严昕主席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考察 【 2017-09-29】宜嗔宜喜网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站长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吉林空管分局召开“基层吹哨、领导报到”安全调研会”